四月底跟團前往金門時,三天的陰雨天氣加上跟團的種種限制,
跟二姊約定好~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再來一趟自由行,
打聽到了秋天是金門旅遊最好的時間點,加上原本預定的蘭嶼行取消,九月開始上網尋找住宿加機票的方案,
原本以為提早一個月的時間綽綽有餘~沒想到住宿點會這麼的熱門,幾間想住的民宿or飯店都客滿了,
(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兩天有翟山坑道音樂祭,熱門到連機車都租不到咧...幸好我們先一併預訂了)
討論更改好幾次後,最終我們是在上回住過的「林厝三號」落腳兩晚。
秋天的金門真的好適合旅遊喔~三天都是豔陽高照的大藍天,墨鏡薄外套是必備物品,
這次行程的安排也很簡單,把跟團必去的坑道、戰史館、擎天廳、莒光樓、太武山等排除,
以洋樓古蹟、特色小吃為主要的目的規劃,三天的時間,盡情地把想逛的、想吃的一一實踐,
當然不一定都可以照原本的計畫來,沿途冒出的新路線也是驚喜不斷,
一定會有想吃的美食沒吃到(畢竟胃只有一個)、一定會有想看的景點沒有看到,
不強求,這樣秋高氣爽的好天氣、自由自在地到處跑,這趟旅行已經是非常完美了。
(靠著紙本地圖、手機GPS導航的指引,三天來迷路的次數屈指可數。)
週六一早抵達台南機場,準備劃位登機,頭一次使用自助劃位系統,超方便~
候機時,對比同一時間出發的旅行團集合領機票、排隊掛行李,我們顯得既隨興又愜意,
雖然只是小小的離島行,但這一次的經驗蠻符合行前我對「自由行」的期望,
短短的幾個月內再一次踏上金門的土地,不同於四月的陰涼雨天,這一次,豔陽藍天迎接著我們。
先跟來接機的租車行老闆回到他的店內租車、放行李後,出發~
(大推緯凡租車的倪先生,雖然連租三天出租金並沒有比較便宜,但車況好、服務佳~讚!)
帶著三天任勞任怨陪我們到處趴趴走的小咖去吃飽飽後,出發~
在金門遇到的第一隻風獅爺
看到想看到的成片高粱田(四月看到的是麥田)
路邊遇到的天然呆小小牛
想買燒餅沒買到結果吃到好好吃的現烤高粱蛋捲
路邊晾著的麵線(總覺得這種的比較好吃~)
在路上很經常的就是這樣瞄到漂亮洋樓的一角,車頭一轉就繞進彎曲巷弄裡尋幽~
從山后民俗村往金湖鎮時路邊看到的漂亮洋樓(就是瞄到它、被吸引後發現幾間好有歷史的建築~)
路邊超可愛的「水獺出沒」警示牌
古老的民宅、超有特色的紅磚牆,那特殊的紋路好美~
連住兩晚的民宿,這幾天這樣繞呀繞,發現原來這樣的兩進雙護龍格局算大的了。
回程時偶然經過的金門酒廠,知道二姊很想拍這兩隻酒瓶,倪先生還當機立斷的特地停下來,
雖然因此稍稍延誤了一點時間導致劃位時的小小驚險狀況,還是很感謝他!
三天的時間,算是把整個金門跑透透(大範圍來說的話,幾個鄉鎮都繞過了~),
金門不大、但是蘊含其中的風景、動植物、戰爭歷史、閩南建築、古蹟洋樓非常的精彩,
可以說每個轉彎處都有值得細看的美麗,
三天的時間,就算是把目標縮小到歷史建築、特色小吃,還是有很多的遺珠,
簡單地把行程稍做紀錄,之後有發文的話會再把連結補上。
Day1(2012.10.13/六)
尚義機場→緯凡租車→高坑(牛肉麵、牛肉水餃、拼盤)→沙美→山后民俗村→碧山→金湖(談天樓‧酒釀冰湯圓)→陳景蘭洋樓→小徑特約茶室→昇億(炒泡麵、鍋貼、酸辣湯)→緯凡租車→林厝三號
Day2(2012.10.14/日)
林厝三號(廣東粥)→延平郡王祠→水頭→珠山→歐厝→金門牛家莊(牛肉麵、牛肉炒飯、雙拼)→模範街(毛澤東奶茶)→後埔老街(炸粿、蚵嗲、小籠包/一口酥、花生荖、腳車餅、貢糖)→林厝三號
Day3(2012.10.15/一)
林厝三號(肉包、咖哩包、黑糖包)→金寧漫遊→慈湖→緯凡租車→沙美(燒餅、蛋卷)→山西(拌麵)→山后民俗村(蚵仔煎)→陽翟→瓊林→金門找咖啡(奶茶)→緯凡租車→尚義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