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白色木作櫃01.jpg

 

自從房間牆壁的壁癌處理過之後,就還蠻喜歡不時改變一下房間的擺設,

總想著怎樣的整理收納可以讓房間看起來更加的簡潔整齊、東西收拾拿取容易,

雖然喜歡買東買西,但又不喜歡房間擺了一堆雜物生灰塵...這麼難搞的個性看來最佳應對就是抑制購物慾了..

這次把腦筋動到了這面窗戶前整理過的牆壁前方,會想到來整頓這塊區域原因有二,

第一,這片牆壁感覺色調暗沉,雖然已盡量維持統一的藍色系,但是整體看起來仍然零零散散的;

第二,櫃子抽屜什麼的,蓋著布雖然可以遮醜、相對的也減少了去翻動的機率(拿取不便),積了一堆雜物,

雖然整體看起來櫃子很多,但其實都是兩層櫃、三層櫃&塑膠抽屜的組合,化整為零比較簡單。

(還要先預想好清出來的櫃子的後續使用方法,不然會被碎碎念浪費錢之類的...)

P1040333.jpg

本來的想法,是買現成的同系列櫃子來擺(因為現成的比較便宜),把空間儘量利用,

卡在上方有冷氣、下方有通鋪的先天條件下,書櫃最高只能170cm,

但市面上現成有玻璃門的書櫃高度都是180cm起跳,找了將近一個月都找不到合適的櫃子,

在網路也找、實體家具店也看後,『乾脆用訂做』的念頭出現了,

對於這樣不規則的形狀,只有用訂做才有辦法將空間絲毫不浪費的全面利用,

也只有用訂做的方式才有辦法將我想收納&展示的寶貴禮物&紀念品們依想要的方式呈現出來。

 

一旦有了這個念頭,腦袋就會不由自主地往這方面想,無意識地說服自己『真的是訂做的比較符合需求』...

首先先量好可利用空間,接著把想要的格局畫出來,再依需求增減、標上尺寸後再以簡單的電腦繪圖輸出,

鏘鏘~下面這張圖就是我拿著去跟設計師討論、去家具行詢價&給木工師傅參考的依據~

圖形1.jpg

說起來簡單,但是比價的過程真是挫折感不斷,主要的挫折感就是來自於初估的預算與實際報價之間的落差,

一開始想說就做個簡單的抽屜櫃+書櫃,因為體積頗大(長250cm、高170cm),抓的預算是NT$10,000,

但是拿了設計圖開始詢價後,發現現在的材料&工資還真的不是我想的那樣的價位,而且落差不小,

設計師拿了圖回去計算後,說是要做系統櫃的話,大概要三萬多!(這個落差也太大)

去傳統家具行給師傅估價,用的還是比較便宜的貼皮,最後的報價是兩萬二...

最後詢價的對象是認識的木工叔叔,他的報價是約一萬六~一萬七,完成後若有多估的會再減下來,

想一想依我的需求去IKEA買的話,不含運送&組裝就要一萬三,而且還不是非常剛好的尺寸,

牙一咬就下單給木工叔叔,請他做好了之後再送來組裝,結果做好之後的收費,兩萬元整...

事已至此,我也不想再多說什麼了,櫃子都做好了、價位也是我詢問過最便宜的,那...就這樣吧...

(訂做一個櫃子也要有這樣漫長的心歷路程要交代...)

 

櫃子送來的前幾天,就慢慢的把位置給淨空。

白色木作櫃02.jpg

 

櫃子送到,就是這樣的兩個主體,左邊的抽屜櫃&右邊的書櫃,量身訂做的高度、長度都是符合這個空間,

(後來想想,書櫃高度不可以超過冷氣插座、寬不可超過一般插座,抽屜櫃不可以高過窗戶,限制還真多...)

抽屜、門扇都是等等另外裝上,趁著他們搬東西的空檔趕快拍下還沒裝上零件的模樣,

木工叔叔本來是打算把這兩座給鎖在一起,說這樣比較穩,我堅決地拒絕了他的提議,

這樣方方正正的櫃子,以後如果要改變房間布置,移到哪裡都是OK的,一鎖上就少了機動性,

而且櫃子的高度不高,所以一開始就沒打算釘死在牆壁上,既然如此、那鎖在一起就沒意義啦~不如不動!

事後證明這決定太正確了,因為只要一維修冷氣、鐵窗什麼的,抽屜櫃一定要移開方便作業。

(移動其實也不難,四個抽屜整個抽出來擺旁邊,剩下的櫃體本身不重、兩個人搬動就OK~)

白色木作櫃03.jpg

抽屜用的滑桿是三段式的,可以把整個抽屜拉出,使用上方便許多。

白色木作櫃04.jpg

 

在一番組裝&微調之後,我的櫃子就完成了~看著白閃閃的木櫃,超開心的啦~^^

白色木作櫃06.jpg

正面照來一張~看到自己畫的平面圖變成了3D的實品呈現在眼前,就算不是自己做的也很有成就感。

白色木作櫃07.jpg

書櫃上半部,是我的寶貝禮物&紀念品的最佳展示空間,以往很愛買小東西但又特怕擺外頭生灰塵,

有著這個展示空間後,那些這邊擺那邊放的零散小東西就有個專屬的家了。

白色木作櫃08.jpg

為了配合抽屜櫃,把原本計畫中的30cm深度放寬到40cm,如此一來空間大了、但不好好擺放就容易亂。

白色木作櫃10.jpg

這個我很喜歡的淺抽屜,是一天早上睡醒後腦袋中突然蹦出的點子~趕緊加到我的設計圖裡,

為數眾多的鑰匙圈、小吊飾等太過瑣碎的物件,用這個淺淺的抽屜收起來剛剛好~既不浪費空間又有展示效果。

白色木作櫃11.jpg

書櫃下方隔了兩層,這邊就真的是要擺書的,一堆為數眾多的收納雜誌住在這兒剛剛好,最底層又耐重。

白色木作櫃12.jpg

抽屜櫃當然就是拿來裝一些日常生活用得到的物品囉~雜七雜八的東西收進去,看起來就整齊!

原本想說抽屜是整個做滿的,沒想到送來一看,面板是整片沒錯、但是抽屜本體卻只有2/3的高度,

跟木工叔叔詢問,得到的答案是現成的抽屜板高度最高的就是這樣,如果要整個做滿,就要量身訂做,

還說這樣的高度一點都不妨礙使用,東西一樣是可以裝到最頂部不會掉出來(實際使用後也是這樣沒錯~)。

白色木作櫃13.jpg

 

早在櫃子做好送到之前,就已經先跑了一趟大創把預想會用得到的小東西買過一輪,

很怕櫃子表面會磨傷的話,花樣多又不貴的薄泡棉是必要的,早早的算好了尺寸買了兩種花色各兩捲。

白色木作櫃14.jpg

不管會不會磨到,抽屜底部先各鋪一層再說。

白色木作櫃15.jpg

書櫃底部當然也不能放過,畢竟到時後雜誌拿進拿出的,防護措施先做好準沒錯。

白色木作櫃16.jpg

至於中間的淺抽屜,早就想好了要用大創自由自在的PP收納盒來做隔間,白色霧透的材質多搭呀~

白色木作櫃17.jpg

 

當然這個櫃子並不是樣樣都好,持久耐用度當然得靠時間來證明,一些邊邊角角小瑕疵也可以睜一眼閉一眼,

但有兩個地方還真是讓我絞盡腦汁想著要怎麼處理才能夠盡善盡美,

第一,就是木工叔叔丈量時沒有把我的「與通鋪等長」的要求聽仔細,做好的櫃子長度比通鋪多出約1cm,

一般來說,只多個1cm也沒什麼,而且組裝時也沒發現什麼不OK的地方,

但就在我自己調整位置移動的時候,抽屜櫃整個傾斜、嚇我一大跳,還以為才兩天就壞了!!

檢查之下,發現前頭看起來密閉的櫃腳,後面卻不是這麼一回事,後面的櫃腳寬度也差不多1cm...Orz

所以其實櫃子與通鋪接觸的面積大約就是1~2mm...

開始是沒問題,但預估用久了接觸的那1~2mm面積要受潮、要崩毀的機會並不是沒有...光想就恐怖...

最後想到的解決方法是裁片與通鋪等高的木板來支撐約1cm寬的櫃腳,給它足夠的支撐力。

白色木作櫃05.jpg

再來就是櫃子的隔板,六個面只有兩個面有貼上白色貼皮,其他的地方就是這樣裸原木色(還打磨得很粗),

所以就算覺得層板這一面有點瑕疵想換面,也沒辦法,因為就只有一面可以見人...

(這一點當初不知道木工叔叔的手路如何,也沒想到要特別要求。)

白色木作櫃18.jpg

因為櫃子擺在通舖上,所以坐在通舖往上望時,全白的櫃子裡那原木色粗糙面說實在真的很扎眼。

P1040667.jpg

忍了兩個星期後,毅然決然地把木板翻面,讓白色部分朝下,這樣由下往上望就有了整體性。

P1040668.jpg

而上層粗糙原木面,就拿白色的櫥具墊來遮掩,反正都是白的~後面遮不到的地方只要東西擺上去就OK啦。

白色木作櫃20.jpg

至此,惱人的兩個大問題就得到了解決~

 

至於櫃子深度太深的問題,也想好了應對~就拿來做收納吧~前方展示、後方收納,剛剛好。

白色木作櫃21.jpg

說到收納,當然不能少了自由自在的PP收納盒,挑選高度差不多的擺幾個進去,簡單耐看又好用。

白色木作櫃23.jpg

連很久之前二姊給的奶油師抽屜都可以擺進來,展示兼收納。

白色木作櫃24.jpg白色木作櫃25.jpg

 

櫃子做好到現在,除了將不時從各個角落找出來的小玩意兒收進去外,就是想著怎麼擺放才好看。

白色木作櫃29.jpg

說到中間的淺抽屜,真的不得不佩服自己的靈光一閃,及時加進去設計圖內,

拿來收扭蛋、紀念筆、鑰匙圈等零散又適合平放的東西,真是再適合不過~大大的抽屜一下子就滿了~

白色木作櫃26.jpg

書櫃的下層,只用了一層的3/4空間就把原本塞滿三層櫃的雜誌通通收進去,

目前的剩餘空間還沒想好要放什麼,就先把從兩層櫃移出來的整理箱整個擺進去,其實這樣也OK。

白色木作櫃27.jpg

四個大抽屜,目前就只規劃一個拿來放小包包,其餘的三個抽屜還在想要怎麼處理,

有個空間可以把同性質的東西收在一起,才知道原來我的化妝包、零錢包這~麼~的~多~呀!XD

白色木作櫃28.jpg

對於這個量身打造、總花費超過預算整整一倍的櫃子,目前的使用心得是「瑕不掩瑜」,很喜歡~^^

慢慢地整理房間把之前散落在各角落的小東西找出來給它一個固定的家,

慢慢地想著房間要怎麼整理、東西要怎麼收納才能夠達到好收好拿又整齊的境界,

不急,慢慢來~一步一步打造心目中的理想小窩~不論結果為何,這個過程本身就很令人開心!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okdance 的頭像
    bookdance

    布可隨手記

    bookda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