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101.10.15 (一)
很快的,金門之行已經進入到第三天了,
用過早餐後,早上預定把北山這兒繞過一遍,先把行李整理好寄放在民宿,我們出發繞繞去~
今天主要的目標是「振威第」、「慈堤」,其他點就隨興囉~
一開始,先到馬路上拍拍古寧頭牌樓,上次整個灰成一片,這次在藍天的襯托下英挺許多~
循著地圖指示,我們首先來到了振威第,
這兒是清朝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居,原本的名稱是「提督府」(這個聽起來比較威),
因為李光顯平海寇有功,過世後被追諡為『振威將軍』,所以又稱為振威第,
雖然是距今約有二百年歷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的建築,但是它的破敗情況讓我有點驚訝,
看得出當初是有編列預算重新修葺,但是之後的維護工作似乎沒有很盡心。
進深很長
振威第前不知道有啥特殊含意的裝置
在振威第前四顧張望時,看到屋頂被吸引而發現的北山洋樓民宿則是另一個驚喜的小風景。
水尾塔與風獅爺都是 鎮守鄉里的守護神,一個制風煞,一個鎮水患,對於居民具有安定力量,
因此村頭村尾出現風獅爺或水尾塔,以求合境平安。
至於已經來過兩次的雙鯉濕地,決定停在路邊拍張風景照就好。
據說,雙鯉湖位於古寧頭南山與北山之間,很早以前這裡是一個大海灣,是古寧港的內港,船隻可直達這兒,
但是八二三砲戰後,與外海間築起一條近500公尺的長堤,加上湖中泥沙淤積而逐漸分成慈湖與雙鯉湖。
繞過雙鯉濕地後,沿著指標,我們來到了慈堤。
慈堤位於金寧鄉古寧頭與湖下之間,民國58年由國軍興建,攔海為堤主要為戰略考量,
這個決定對這兒的生態環境起了極大的影響,橫跨慈湖的慈堤,湖內窪地孕育大批的水鳥,是金門最重要賞鳥區。
特別的是,慈堤海灘佈滿過去反登陸的「軌條砦」,錯置金黃色的海灘上形成特殊景觀。
在我們停車觀景的平台旁,有著一條木棧道延伸到另一處景點,似乎是觀光團會停留的地點,
木棧道旁面海的草原上,一字排開擺了好幾部戰車。
從慈堤往金城方向前進、經過湖下聚落時我們的目光被路旁三幢相連的洋樓給吸引,
特別的是,這三幢雖然有洋樓外觀,但主人卻沒出過洋,而是在本地經商致富後,採當時流行的建築形式建屋。
在慈堤附近的聚落騎車亂繞時,這樣的閩式建築聚落風景是很常見的。
心滿意足的繞完北山這一帶,回到民宿拿取行李並跟已經在整理房間的主人道別後,扛著行李去租車行寄放,
今天其實沒什麼特別一定要跑的行程,決定就先到沙美買燒餅、再到民俗村吃蚵仔煎(到底是有多執著?),
之後就到瓊林走走吧~去找這趟來到金門後遇到的第一隻風獅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