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102.12.30 (一)
一踏上江の島,就可以看到這個很有特色的青銅鳥居,約有190年左右的歷史,
最早是在1747年建立,後來又在1821年重建,算是江の島的玄關,也是藤澤市指定文化財。
江島神社參道是這裡最熱鬧的地方,沿途都是賣吃的&紀念品店,很有墾丁大街的fu~
感覺上整條參道賣的都是很適合中學生修業旅行的小紀念品。
不過,倒是在這兒買到很喜歡的搖擺小地藏擺飾,簡單的幸運草+小地藏,耐看可愛,
整間店都是賣日式風格的布品&織品,像下圖的和服兔兔也很精緻好看。
二姊挑了搖擺楓葉兔兔
我則是獨鍾小地藏
雖然說每個造型都一樣,不過因為是布製品,所以小地藏的體型胖瘦&五官表情也有些微的不同,
在這兒挑過一輪後,帶回跟我最有眼緣的一個。
有著滿滿商店的參道沒有很長,往上爬坡走沒多久,可以看到江島神社的朱紅色鳥居映入眼簾,
網路上查到的資料,江島神社分為邊津宮、中津宮、奧津宮三個部分,廟裡主祀護海女神;
這兒是日本三大弁財天神寺廟之一,是主管音樂和娛樂的女神,在這裡可以看到女神的樂器─琵琶。
原本應該是要上去瞧瞧,但是本人腰疾復發,只能望著長~長~的階梯感嘆一下真是太高了...
然後拍張到此一遊照就結束了。
(現在想來沒有上去瞧瞧真是可惜,可是當下真的是身體抱恙、行動不由人哪...)
既然不往江島神社走,那就回頭往參道再逛逛,
這一間「朝日堂」的生意超級好,一堆人在排隊,賣的是鮮蝦餅,直接把新鮮的蝦子壓成餅,
好友姊姊特地跑去排隊,我們跟著嚐嚐鮮~
壓得扁扁的的一大張薄餅,上面有著清楚的蝦子,吃起來的味道跟蝦味仙有點像。
另外嚐鮮的還有吻仔魚包子,就是有著滿滿吻仔魚的肉包,好吃,不過一顆包子¥350還真不便宜,
因為都是抱著嚐嚐新鮮的想法,所以都是買了後四人分食,這樣才有肚子繼續吃。
走出參道,靠近外圍的地方有著生猛海鮮的攤子,還有好肥大的蚵仔。
到了一點半左右,開始尋覓今天的午餐,既然都來了,當然一定要吃吃當地的特產─吻仔魚。
但是!我們實在太小看日本觀光地的用餐狀況了(其實昨天在小町通應該多少有了解一些),
原本想說有避開用餐熱門時段,誰知道參道上的餐廳每一間候位的人數都在比多的...Orz
讓我們只能望著櫥窗內逼真的食物模型→再看看排隊的人潮→算了直接放棄。
雖然陸續吃了一些小點心(吻仔魚包子、龍蝦餅)填肚子,但是沒吃午餐就沒辦法繼續接下來的行程,
尋覓一番後,在外圍找到一間等待人數較少的「海旬處 魚華2號店」作為用餐地點。
想著,都到了江の島,一定要品嘗當地的特產─吻仔魚。
我們被帶到了2F,因為在江の島外圍的關係,魚華的2F視野很好。
另一個角度還可以看到我們走路過來的弁天橋
一堆海鷗盤旋,還參雜著幾隻老鷹。
好不容易總算就定位,可以開始點餐了。
照慣例,冰水先上。
雖然菜單滿滿好幾頁,但我們的目標就鎖定在丼類,
討論結果,兩個人點魚華丼(生吻仔魚+熟吻仔魚+生尾魚泥)、兩個人點吻仔魚天婦羅蓋飯。
魚華丼(熟吻仔魚、生吻仔魚&生鮪魚泥),¥1260。
上桌的魚華丼跟模型長得差不多,配菜有味噌湯、茶碗蒸&漬菜。
三樣主菜我們吃了之後,還是最喜歡熟的吻仔魚,
生吻仔魚&生鮪魚泥雖然吃得出新鮮,但是這樣的量對我們而言多了,根本吃不完...
吻仔魚天婦羅蓋飯套餐,¥1260。
炸熟了的吻仔魚,果然比較對我們的台灣胃,
可是這樣的大份量,加上一整碗都是炸物,吃到後來真的膩了,只覺滿嘴都是油炸味兒...
我們的帳單
雖然如願吃到了當地特產─吻仔魚,但說實在的滋味不如預想的美味,大概是不合我們的台灣胃吧~
就跟之前到築地市場吃的海鮮丼一樣,不管合不合口味,
既然人都到了當地,一定要品嘗當地特產的呀~畢竟好不好吃,還是要自己吃了才知道~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