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101.04.28 (六)
吃飽飽後,先被帶去看金門菜刀(不過我沒下車,在車上睡覺比較實際),
之後原本要先去莒光樓,但不知道是怎麼安排的,才剛下車走到一半就被叫回去說往小金門的船快開了,
所以,我們就來到了碼頭邊準備搭船往小金門,
其實小金門正式的名稱是「烈嶼」,是金門五個鄉鎮中唯一的離島鄉鎮,與大金門間僅靠渡輪接駁。
船上看起來很有歷史已經好長時間沒人穿過的救生衣
金門掰掰
小金門我來了again
與金門不一樣的是,小金門沒什麼風獅爺,取而代之的是風雞。
其實不太懂這(↓)代表的是什麼
在金門的時候,我們搭乘的是十幾人的中巴,沒想到來到了小金門後搭乘的反到是大型遊覽車,
第一站我們先來到了湖井頭戰史館(今天的第三間戰史館,有點麻痺了...),剛下車就看到精神標語,
附近其實挺荒涼沒啥建築,不遠處的一排老舊樓房依稀彷彿寫著「冰菓室」。
往上走,參觀戰史館去。
簡單的介紹,這兒展出的就是烈嶼(小金門)在數次戰役中的歷史。
與古寧頭&八二三戰史館相比之下,這兒陳設的物件顯得簡單許多,
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那一具具的公共電話,代表著離家數千里遠的異鄉遊子思鄉的心情。
之後小金門必遊景點─烈女廟,廟旁就是一座大大的墳塚。
其實,來到這兒大多數的人都跑到旁邊的紅高粱去買竹葉貢糖去了。
烈女廟對面的小市集也是觀光客必遊的地方(因為附近也沒啥好逛的),在這兒買了一組可愛的石敢當。
之後就被遊覽車帶到西湖古廟前放我們下車,不過並不是帶我們去這看看,
而是等等要走的九宮坑道在這附近,下車後走過九宮坑道到碼頭那兒搭船,不走回頭路,
雖說是古廟,但是被整修的非常新穎。
廟前有一座大大的媽祖石雕,期望庇佑出海漁民。
金門目前主要的小艇坑道有兩個,一個是昨天去過的翟山坑道、另一個就是我們現在在走的九宮坑道,
所謂的小艇坑道就是戰爭期間,國軍為了避免運補船隻在裝卸貨物的過程中受到敵軍砲火攻擊而開鑿的,
由於必須考慮船隻進出的需要,所以坑道挖鑿的規模相當令人嘆為觀止,
之前的翟山坑道已經帶給我很震撼的印象,這個九宮坑道的規模是翟山坑道的兩倍大!!
這樣的坑道都是在國共軍雙方戰火中施工,所有的工程都是靠著國軍的雙手打造而成,除了佩服外還是佩服。
九宮坑道的走法跟翟山一樣,是沿著坑道壁上的步道行走,
與翟山坑道不一樣的是,九宮坑道是有兩個出口,一在西湖古廟附近、另一個在碼頭那邊,
所以我們是從這一頭走進去、再從另一頭出來,不用走原路回去,
從照片中可以看得出九宮坑道不只一個水道,感覺上其中彎彎繞繞處不少,只是沒法走過去看。
水面光線倒映在刀削斧鑿(還有炸藥炸開)的坑道頂部
在我們走過的坑道壁凹處,特地設置了當初開鑿使用的器具與擬真的蠟人像,還有炸藥爆炸的聲響,
就是要讓遊客稍稍體會一下當初在堅硬的岩石中硬是開鑿出保命坑道的艱辛與困苦。
九宮坑道全長約790公尺,當初開鑿時費盡千辛萬苦,現在的遊客倒是花不了十分鐘就走完了。
另一個出口的位置就在遊客中心附近,我們出了坑道直接步行到碼頭搭船,就這樣結束小金門之旅。
這時候的海,雖然還是霧矇矇的,但至少是藍色調~